2019年1月23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1號——對按照特殊目的編制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3號——對單一財務報表和財務報表特定要素審計的特殊考慮》《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4號——對簡要財務報表出具報告的業務》等三項審計準則及其應用指南修訂文本的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9年4月30日。 2016年12月23日,財政部印發《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審計準則(財會〔2016〕24號,以下統稱新審計報告準則),已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審計報告準則有效提高了審計質量和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有助于維護公眾利益。 新審計報告準則主要適用于整套通用目的財務報表審計業務。而對于其他一些審計業務,如對特殊目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的業務、對單一財務報表和財務報表特定要素進行審計的業務、對簡要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的業務,也需要按照審計報告改革的理念對相關審計準則作出修訂,以提高此類業務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和決策相關性。本次對三項準則及其應用指南主要作了如下修訂: 一、關于《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1號——對按照特殊目的...
發布時間:
2019
-
11
-
01
瀏覽次數:445
財政部關于修改《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等2部部門規章的決定 財政部部務會議決定: 一、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一)將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刪去第一款第五項、第六項。 將第二款中的“住所有效證明和居留時間有效證明”修改為“材料”。 (二)將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修改為“分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刪去第一款第六項。 將第二款中的“上一年度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收入證明”修改為“上一年度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收入情況”。 (三)刪去第三十四條中的“證明”。 (四)刪去第三十五條中的“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 (五)將第三十六條修改為“會計師事務所跨省級行政區劃遷移經營場所的,應當在辦理完遷入地工商登記手續后10日內向遷入地省級財政部門備案,并提交會計師事務所跨省級行政區劃遷移表和合伙人(股東)情況匯總表。 “遷入地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備案材料后10日內,及時核實該會計師事務所有關情況,收回原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證書,換發新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證書,并予以公告,同時通知遷出地省級財政部門。 “遷出地省級財政部門收到通知后,將該會計師事務所遷移情況予以公告。” (六)將第三十八條中的“并提交其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執業證書復印件”修改為“并提交新的執業證書信息”。 二、對《資產評估行業財政監督管理辦法》作出修改 (...
發布時間:
2019
-
08
-
30
瀏覽次數:266
4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第一季度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落實稅收優惠、優化納稅服務、打擊虛開騙稅和實施聯合懲戒等方面情況。 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稅務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組織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39243億元,同比增長17.8%,延續了去年以來稅收收入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稅收收入數據折射經濟高質量發展 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分析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稅務部門堅決依法收好稅、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落實減免稅、堅決打擊偷騙稅,實現了稅收收入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 稅收收入形勢總體較好,反映發展質效繼續提升。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增長17.8%,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個百分點。同時,經濟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與企業增值能力相關的國內增值稅增長20.3%;與經濟活躍程度相關的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長12.8%;與企業盈利水平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長11.9%。 新興產業稅收收入增長迅速,反映新動能茁壯成長。一季度,互聯網、科研技術等新興服務業稅收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31.1%,自2014年以來連續17個季度累計增速超過20%,截至目前已連續9個季度累計增速超過30%,顯示行業發展勢頭迅猛;科研技術服務業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19
瀏覽次數:67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9年1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部署加快發行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補短板項目建設并帶動消費擴大;聽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匯報,部署做好治欠保支工作。會議指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今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十分重要。必須多管齊下。發展好小微企業關系經濟平穩運行和就業穩定。會議決定,對小微企業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減稅措施。一是大幅放寬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同時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使稅負降至5%和10%。調整后優惠政策將覆蓋95%以上的納稅企業,其中98%為民營企業。二是對主要包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的小規模納稅人,將增值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三是允許各省(區、市)政府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50%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地方稅種及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四是擴展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范圍,使投向這類企業的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更多稅收優惠。五是為彌補因大規模減稅降費形成的地方財力缺口,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上述減稅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
發布時間:
2019
-
02
-
12
瀏覽次數:126